2017/10/19

小筆點

光明路推介 - 從三件事,去看清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



人與人之間相處,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!

從不同角度及層面去觀察,了解當中人物的一言一行,對與錯,是與非,重要嗎?

能夠學懂珍惜,欣賞,及尊重別人,才是真正的修行。

「心靈客棧」貼上了以下三個故事,閱讀後,深深受教……
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【從三件事,去看清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】

《事件一》
    一次我去一個朋友家做客。她家僱傭了一個保姆有些年邁了,行動不很便利。

    我坐在客廳𥚃喝茶,她笑意盈盈忙前忙後,端莊秀美的身影穿梭廚房與客廳間。這是我第一次到她家𥚃做客,也是我第一次脱離了社交場合地見她。

    她陪我聊天時,不停地指揮那個老保姆幹這干那,老保姆亦忙前忙後,一臉諂媚和惶恐。

    臨別時,戰事卻突然爆發——我見到了另外一種場面和另外一種刺耳的聲音——只見我的朋友端坐在餐檯前正凜聲斥責那個老保姆。只因為她的玻璃餐檯面上被水果弄濕,老保姆沒有按她說的用牙膏去擦洗。

    我終於見到了她的另一種表情,那表情好陌生好可怕。她正眼都不瞧一下那保姆,只把目光平視,看都不看面前怯懦著的那個大氣都不敢出的人。她一字一頓地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:還要我再告訴你嗎?桌子沒擦乾淨,再用牙膏擦三遍!擦到能照出你的影子為止!

    老保姆戰戰兢兢從衛生間拿出一筒牙膏,卻不小心刮倒了水盆,於是,水漫地面,老保姆腳下一滑,撲通摔倒。半天沒爬起來。而她,卻連眼皮都沒動一下。一轉臉,立即堆滿了笑意對我。

    我的心一瞬間卻,冷到極致——天那,她竟會變臉!

    我再也沒有見過她,也沒再接過她打來的電話。我的內心裡,已經不拿她當做朋友了。也許到現在她都不知道我為什麼突然間地疏遠了她。

    我無意鄙薄別人的人格和處事方式,但我知道人性的低下和高貴在這樣的細節上是能看得出來的。我不喜歡會"變臉"的人,如同我不喜歡拿撒謊當習慣的人。這種做人的質地上的瑕疵令我無法容忍。

《事件二》
    同樣的一件事。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質地。

    那天路過國貿,是重慶路上最繁華的路段。一個乞丐跪地乞討。是個老人,沒有下肢一寸寸地爬行。路人皆側目,無表情。逢乞必施的我順手掏出一塊錢,扔給了那乞丐,動作嫻熟。

    沒走幾步,見對面也走來一個女人。女人衣衫華貴,妝容精緻。很款。她從國貿剛買完東西出來,手里大包小包。走到乞丐面前時,她停下了腳步,想掏錢,卻騰不出手來。

    乞丐"善解人意"地趴在地上擺了擺手,示意女人離開。女人卻突然蹲下了身體,我以為她是想近距離地訓斥乞丐幾句,卻見她用騰不開的手和眼神示意乞丐自己動手去掏她的腰包!

    乞丐的手,臟到不能再臓,黒得像剛撿完煤渣。可那個女人就那樣蹲在乞丐的面前,任由那臟手去掏她貼身的腰包!乞丐掏了,是一張10元的鈔票。女人站起身,急匆匆地離去。

    我怔住了!彼時,我扔錢的動作使我顯得很高貴,但眼前的場景,卻令我驚訝。

    不是施捨得錢多錢少的問題,是我看見了我靈魂深處的某種傲慢,某種偏見,某種如乞丐的卑微。我以為我這弧度優美的一扔,是我的施捨,是我的恩賜,是我強勢對弱勢的憐憫。而事實上,我的淺薄和狹隘是多麼地不堪一擊!

    女人那一蹲,蹲出了她的高貴。這樣的女人,可愛之外,還有可敬。

《事件三》
    同樣的,仍有一件事令我不能釋懷。

    我家小保姆因為嫁人離開我家後,我每週找小時工來打掃房間。市面上的價格是每小時$7元錢,但我都是給的$10 元,若是擦玻璃或者乾些重活,我就會給的更多些。還經常把一些穿過的過時的衣服鞋子帽子圍巾送給她們。打成一個大包,也不細看,直接送人。

    為了不傷害別人的尊嚴和面子,每次送的時候我都小心翼翼,山怕人家誤會。

    一次,大雪天,我的房門被敲開,門開處,是我用的小時工站在門外。他的臉被風吹的通紅,整個人被動得瑟瑟發抖。手𥚃卻遞給我我幾張零碎的鈔票。

    原來她在回家後發現了我舊衣服𥚃的一些零錢,拍誤解騎車走了三個小時,連忙把錢送了回來。我拉她進屋想讓他暖暖身子,她卻不肯,還說你點點吧,別差了數額。

    天,我點什麼呀?我根本就早已經不記得了那點碎錢。說完她轉身就走,她還要再頂風冒雪走三個小時的回程。

    其實她是可以藉下次來我家時還我這錢的,但她怕誤解。她急於過來只是為了證明自己。很小的一點錢很小的一點錢,卻讓我見到了她做人的質地。

    所謂細節便是,你對達官顯貴和保姆乞丐持一樣的心,呈一樣的笑。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你擁有一顆慈悲的情懷於萬事萬物。你保持品行的高貴卻又與高貴處平凡得一如腳下的泥土。

    寫至此我想起奧斯卡爾·王爾德說起過,有許多品德美好的人,如漁民,牧羊人,農夫,做功的人,儘管他們對藝術一無所知,但他們,才是大地的精華。

    在我看來,樹有樹的尊嚴,人有人的品性,與魷魚的邏輯。世界萬物自有其各自的行為規則和尺度。而人的質地,卻並不在於是不是有外表張顯出的所謂文化和受過的教育。

    無論從事哪個行業、處在哪個階層,都能從細節上甄別出某種做人的基本質地。細節,永遠能折射出人性的閃光或晦暗。

(網絡文章:心靈客棧)


~*~*~*~*~*~*~*~*~*~*~*~*~


小筆點Blogspot: http://tinypoints.blogspot.com
小筆點Wordpress: https://tinypoints.wordpress.com
微信訂閱號 : 小笔点






#第三世多杰羌佛 #福慧行 #佛教 #學佛 #修行 #義雲高

2017/10/18

小筆點

到彼岸推介 - 皇帝與乞丐


對待同一件事,不同的價值觀和態度,可以產生岀不同的結果。

積極樂觀的人,往往都會把困難的根本找岀,從而正面地解決問題。但社會上總有些人會選擇逃避,不肯面對困局,甚至把責任推往別人身上。

五月花在「皇帝與乞丐」一文中提出,人人自身都有缺點,透過學佛,知道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思想,要明信因果,改惡修善,一定能夠破浪乘風,困境消除!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皇帝與乞丐

有兩個人往生後準備投胎去,判官問甲君,將來想有怎麼樣的人生,他說:“這生太辛苦了,用勞力、腦力謀生計很累,希望將來能夠常得人幫助,不用工作,便能有吃有穿。”判官轉頭問乙君,問相同的問題,乙君回答:“我希望成為很能幹的人,每天過著充實的日子,能夠幫助很多人,尤其是社會上不幸的人。”最後,甲君轉生為乞丐,乙君當了皇帝!

誠然,他們還有自己前世的業力而引致有不同的輪廻轉世結果,但這故事卻顯示了心念、思想有著巨大影響力。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,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,覺林菩薩頌言:“。。。心如工畫師,能畫諸世間,五蘊悉從生,無法而不造。。。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”

同一件事情,不同的思想會帶出不一樣的行動及最終的結果。朋友與筆者閑聊近況,慨嘆年紀漸長卻一事無成,心中憤憤不平,埋怨母親只顧賭錢,沒有好好栽培自己讀書。作為朋友,筆者當然在旁安慰,也同情她的家庭背景。但按照朋友平常的生活習慣及行為,直率的問了一句:“假設你的母親當年有栽培你,勸你好好用功讀書,你覺得你會像其他人一樣好好珍惜,努力讀書?” 朋友無言以對,因為她曾說過小時候上課時會打瞌睡。。。

筆者無意令她難受,只希望她明白,把責任推卸給別人,認為一切是別人的錯,對改善自己的情況一點幫助都沒有。其實,社會上有很多人不也跟朋友的想法一樣?羨慕別人的成就,但自己沒有努力,只希望政府、父母或其他人幫忙,還認為這是自己應該得到的。如果社會上很多人都想不勞而獲,那麼這個社會如何能進步?

筆者不其然想起美國的甘乃迪總統在1961年就職典禮上的名言:"My fellow Americans: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—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." “我的美國同胞們,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,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。”

每一個時期、階段都有不同的困難和挑戰,每一個人都有自身的問題、缺點,能夠扭轉局面與否,往往和自己有沒有強大、正面的、不屈不撓的精神與心念有關。如佛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–“八正道”提及的“正見”及“正思維”,要有正確的見解和正確的思想。若能明信因果,改惡修善,勇猛精進地一步步努力,一定能夠改善困難的情況。耳際彷彿響起一首‘老’歌,“。。。帆盡高張,破浪乘風去,無限困難,終須消失去。。。”,希望筆者的家鄉早日再次乘風破浪,揚帆起航!

慚愧的修行人– 五月花
(人間清流2017-08-21)
~*~*~*~*~*~*~*~*~*~*~*~*~


小筆點Blogspot: http://tinypoints.blogspot.com
小筆點Wordpress: https://tinypoints.wordpress.com
微信訂閱號 : 小笔点







#第三世多杰羌佛 #福慧行 #佛教 #學佛 #修行 #義雲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