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02/12

小筆點

斷捨離

第三世多杰羌佛│小筆點

閒來執拾家裡的雜物, 卻發現所謂的執拾, 只不過是把平時亂擺隨放的雜物, 放入抽屜, 或塞到收納箱裡, 再把收納箱放入櫃子裡。

日積月累, 抽屜和櫃子都快要爆滿了!

只怪自己購物慾望無盡, 但屋子空間有限; 原來已放得滿滿的櫃子, 何來再有空間容納雜物呢?

在勉強擠入的時候, 其中一本書不勝擠壓, 由櫃子掉到地下來。

我把書本執起一看, 原來是一本至少在一年前由朋友借給我的書, 名為「斷 捨 離 」。

拾起書本, 百感交集……

一年多前借來的書籍, 我不曾翻開閱讀, 一直把它放置在櫃子裡, 置之不理。如果不是在收拾的過程中由櫃子掉了出來, 恐怕我已完全忘記了這件事。

當日主動向朋友借書的時候, 興致勃勃地以為終於有方法處理及管理好家中物品。

怎料, 一年之後, 「方法」竟然原封不動地放置一旁。 不用說, 我家的雜物一如以往的散亂, 收拾及管理的技巧更加不用談論了。

慚愧的我, 細看書本的封面, 上面是如此寫上的 :

斷-斷絕不需要的東西;
捨-捨棄多餘的廢物;
離-脫離對物品的執著。

頃刻之間恍然醒悟, 斷、捨、離 不就正正是修行之道嗎?

斷除惡習……
要知道惡習會為我們帶來惡業,  前生的業帶到今生,  如果今生未能清除業債, 今生的業又連到來生, 恰如鐵鏈, 環環相扣, 牢牢接連。學佛修行, 就是要我們斷除惡習, 修正自己的行為。

捨得放下……
花花世界令人迷失於紙醉金迷的物質主義裡, 多少人窮一生精力追逐名利, 最後都不過是一場空;  萬般帶不走, 惟有業隨身。 如能夠明悟一切世間萬物都終會變異, 無常存者, 自當學懂捨得放下無明我執。

離開六道……
不知經歷過多少次生老病死, 飽受八苦煎熬。惟有皈依佛教, 依教奉行, 方可以了生脫死, 遠離六道輪迴之苦。

筆者自皈依後, 發心修行,  但卻未能完全理解修行當中要義。 因緣巧合, 在收執家居的時候, 被那本遺忘的書 -「斷捨離」所啟發, 自愧不已!

真正的學佛修行, 必須是修行與佛法並進,將佛學道理落實於生活中,三時反省自己的行為,才不會流於空洞,得以解脫成就。

筆者 : 如雲

【聲明:以上內容是筆者恭讀/恭聞了H.H.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義/說法後的感想分享,最終以原文法義和法音為準】


~*~*~*~*~*~*~*~*~*~*~*~*~

更多文章分享: 福慧行 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
小筆點Facebook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inypoints
小筆點Blogspot: http://tinypoints.blogspot.com
小筆點Wordpress: https://tinypoints.wordpress.com
小筆點痞客邦: http://tinypoints.pixnet.net
小笔点新浪博客 :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tinypoints
小笔点微博: 我是小笔点
微信訂閱號 : 小笔点












#第三世多杰羌佛 #福慧行 #佛教 #學佛 #修行

2017/02/11

小筆點

佛學小故事:緣來緣去

第三世多杰羌佛│小筆點

有一天,釋迦牟尼佛對著所有弟子在講經說法,忽然他叫起了阿難說:“你拿一個桶子,到前方五裡路遠的一個小村莊,向一個在井邊洗衣服的老婦人,要一桶水回來,記得態度要客氣和善一點。”

阿難點點頭,拿著空桶子,往世尊指示的方向去要水。他想說,這麼容易的事,一定輕易就能辦妥世尊所交待的任務。走啊走的,走到了那村莊,真有位白發蒼蒼的老婦在井邊洗衣服。

阿難很有禮貌的向這位老婦恭敬的作揖,說:“老人家啊老人家,可以跟你要一桶水嗎?”

那老婦一抬起頭望見這年輕人,不由怒從心生,很生氣的說:
“不行,這口井只能給這村子裡的人使用,任何外人,是不被允許的!”

接著就趕阿難走了,任由阿難苦苦哀求也不為所動!阿難無奈,只有帶著空桶回去。他將他所遭遇的種種情形,娓娓的向世尊和在場的弟子道來。世尊點點頭,示意阿難坐下,接著他叫舍利弗去。

舍利弗一樣走啊走的,走到了那村莊;一樣見到那個白發蒼蒼的老婦還在井邊洗衣服。

舍利弗一樣很有禮貌的向這位老婦人說:“老人家啊老人家,可以跟你要一桶水嗎?”

那老婦一抬起頭望見這年輕人,不由得心花怒放,彷佛見了一個很投緣的親人。她很高興的說:“行!行!來來,我來幫你打水………”打好一桶水給舍利弗後,又叫他等一下;老婦人匆忙的回家拿一些齋食叫舍利弗帶著路上吃。

舍利弗帶了整桶水回去,將他所遇到的種種情形,也娓娓的向世尊和在場的弟子道來……

世尊點點頭一樣示意舍利弗坐下。阿難和在場弟子就很納悶、疑惑,問世尊是何種因緣?造成阿難和舍利弗這兩人有這麼大的差別。

世尊開示說道:在遠劫前的一世,這位老婦淪為畜牲道,是隻老鼠;牠死在路邊被烈日艷陽暴曬著……。阿難那時候是個趕貨經商的賈人,見到這隻死老鼠,心中起了嫌惡之心,掩鼻而過……舍利弗那時是個正要赴京趕考的讀書人,見到這只死老鼠,心中起了憐憫之心,順手捧把泥土將牠掩蓋。

經久遠劫以後,現在他們見了面,產生這樣不同的差別待遇。眾人可以想象……有時雖然是一個小小的起心動念,我們不以為然,到善惡果報成熟時發現已為時已晚。

筆者 : 望秋

~*~*~*~*~*~*~*~*~*~*~*~*~

更多文章分享: 福慧行 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
小筆點Facebook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inypoints
小筆點Blogspot: http://tinypoints.blogspot.com
小筆點Wordpress: https://tinypoints.wordpress.com
小筆點痞客邦: http://tinypoints.pixnet.net
小笔点新浪博客 :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tinypoints
小笔点微博: 我是小笔点
微信訂閱號 : 小笔点












#第三世多杰羌佛 #福慧行 #佛教 #學佛 #修行